怎么诊断孩子是否是多动症?
1.注意力集中困难
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分散——比如,写作业时,可能做1、2道题就做不下去了。别的孩子花半小时完成的功课他们可能需要花上4、5个小时,而且还经常因为粗心大意出错。
2.过度活跃
很难安静下来——在课堂上不停地扭动身体、乱跑乱动、不能安静下来,看书也爱把书撕掉,喜欢翻箱倒柜,搞得乱七八糟。
3.较为冲动,情绪不稳定
自制力明显比同龄孩子低——比如在回答问题时,会经常抢着说答案,或常打断别人说话,也容易在冲动之下伤人或者破坏东西。
4.学习困难
多动症的孩子智力水平大多都是正常的,但是因为平时上课太好动,不太听人讲话,因此在学习上会有些困难,但如果进行必要的重复和引导,多动症儿童和正常孩子在学习方面没有差别。
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(DSM-5),多动症的诊断标准是这样的。
1.注意力不集中:
16岁以下儿童、青少年有至少6种症状;17岁青少年或成人出现至少5种症状;症状至少存在6个月且不符合发育:
a. 会在功课或者工作室中犯一些不值一提细节和粗心的错误。
b. 难以长时间专注于同一件事,比如学习、日常活动、游戏等。
c. 和人交谈的时候似乎不听别人说话,心不在焉。
d. 难以按照指示办事,经常无法完成日常事务,比如功课、家务。
e. 难以组织活动和任务,做事缺乏条理。
f. 排斥、不喜欢或者不愿意做需要长时间全神贯注的事情,如写作业。
g. 经常丢学习或生活用品,像铅笔,钱包、钥匙、眼镜等。
h. 容易分心。
i. 日常健忘。
2.多动或行为冲动:
16岁以下儿童、青少年有至少6种症状;17岁青少年或成人出现至少5种症状;症状至少存在6个月,有破坏性且不符合发育:
a. 坐立不安,常常手舞足蹈,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。
b. 在需要保持静坐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,比如上课时。
c. 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跑来跑去或爬上爬下(青少年或成人可能仅限于感到不安)。
d. 无法安静地玩耍或参加休闲活动
e. 就好像“身体里装了一个马达”。
f. 话太多,滔滔不绝,而且说话过分。
g. 问题还没问完就抢着回答
h. 难以在游戏或群体中耐心排队、等待轮到自己。
i. 经常插嘴或打断别人。
要诊断多动症,还必须满足以下情况:
·孩子在12岁前就出现了某些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冲动的症状
·症状出现在场合两种或以上场合(比如在家、在学校、和朋友一起);
·有明确证据表明,这些症状影响了孩子的社交发展、学习能力,还有和家人的关系;
·这些症状不能用另外的精神障碍来解释,比如情绪障碍、焦虑或人格障碍等。
对照完这个自测,心里应该就能多少有点儿底了,有了个初步判断,如果觉得孩子可能是,接下来还要求助专业的医生来进一步诊断,这里要强调,不要在某宝找偏方直接买回来吃。
吃的以为好像有效果了,可能会是更大的风险!
因为多动症目前还没有根治的药,把那些打着根治旗号招摇撞骗的药给孩子吃了,孩子好像“安静了下来”,其实很可能是伤到了孩子的神经系统,不是治好了,而是“迟钝”了。